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面对新冠疫情,根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防疫要求,为确保城市供水生产、服务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公司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制定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充分认识到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严峻性,公司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王志任组长,其他经营层成员任副组长,下设小组办公室,常设在公司办公室,各部门负责人为办公室成员,同时为本部门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按照公司的统一部署,结合各部门的实际情况,认真落实防控措施。
二、组织开展中高风险地区来人排查
进一步提升防控敏感性,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对公司中高风险地区来人(含共同居住人员)进行详细排查,建立清单台账,并将排查情况及时报告属地疫情防控工作机构。严格落实市外来人核酸检测相关要求,对风险人员和涉及风险人员的单位和场所,根据防疫最新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和全面消杀处置,引导公司员工非必要不要前往有中高风险地区和有本土疫情扩散风险的地区,必须出行的,主动配合当地疫情防控措施,途中做好个人防护。对近期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货物及进口货物(含产品、零配件原材料等)开展全方位排查,坚持“人、物、场所”同防,及时进行环境常态化核酸检测。
三、全面强化公司常态化疫情防控
一是严格人员出入管理。在厂区和客户服务中心出入口设置体温监测点,出入人员一律进行实名登记、体温测量、健康码和行程码查验,严禁体温异常人员进入公司或客服中心,并及时通知属地疫情防控部门,配合开展相关工作,严格限制外卖、快递等高暴露人群进入公司或客服中心。
二是严格员工健康管理。原则上不允许员工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聚集性会议活动要制定防控和应急预案,并按要求审批备案,严控频次和规模,尽量采取视频等非接触形式。组织员工做好疫苗接种,加快提升接种比例,感染风险高的重点岗位人群疫苗接种率应达100%。指导员工做好个人每日健康监测,有症状时及时报告,必要时应居家隔离,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等依法开展的流行病学史问询等工作,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可疑症状时,及时报告并立即到设有发热门诊(诊室)的医疗机构就诊。
三是加强环境清洁消毒。做好厂区日常环境清洁消毒,在醒目位置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防止污染环境。室外环境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室内地面应每天至少湿式清洁一次,公共卫生间、公用垃圾桶应每天清洁和消毒,及时清倒废弃杂物。室内场所应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30 分钟,保持空气流通。通风条件不良的建筑,可采用排气扇进行机械通风换气。使用空调的场所,应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并定期对空调系统进行清洁消毒。
四是加强重点场所管理。公务用车严格通过钉钉逐级审批,公司车辆运行时应尽量开窗低速行驶或使用空调外循环,保持良好通风,并配备必要的消毒产品。
五是加强防控物资储备。按照单位特点和规模,做好体温计、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消毒洗手液、橡胶手套、肥皂、喷雾器、应急药品等疫情防控所需物资储备,做好登记,分类存放,随时处于备用状态。安排专人定期对储备物资进行整理,做好物资储备和领用登记记录,加强督促落实。对使用后数量不足的进行采购补充,对过期的物资及时进行更换。
六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形式,营造群防群控的社会氛围,要把防控知识、防控要求和健康生活要求等告知每一名员工,提高防范意识。
七是外勤、窗口服务人员加强自身防护。外勤岗位一律佩戴口罩上岗。公司倡导用户通过网络办理交费业务,根据用户需求,尽量采取网上办公的方式,通过电话、网络受理和办理用户业务。工程、抢修等外勤人员在开展业务工作的同时,做好自我防护。
四、发现疫情应急处理
当公司内部或对外来人员检查、核查中一旦发现疑似疫情,立即上报公司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 公司疫情防控办公室第一时间上报社区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要求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
疑似病例要遵照属地镇街的场所,进行医学观察或隔离治疗,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及时送医疗机构诊治;对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污染的场所、物品,要及时消毒处理;对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根据属地镇街要求,尽快完成核酸检测和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进行医学观察。
本方案自下发之日起施行。